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记者 孔媛媛
6月16日,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接庄街道传统文化创新引领社会发展工作情况。
高新区接庄街道从文化传承创新中汲取新时代奋进力量,立足丰富的传统文化优势,创新实施“六个融入”,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接庄发展的方方面面,总结出网格化管理“12335”工作法,不断健全完善组织管理体系,全面提升社区治理系统化、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。
追寻红色记忆,传承红色基因。通过研究史料和走访群众,梳理出了万里西贾讲学这段珍贵历史的真实细节,还原了真相,撰写了《万里在西贾》,入选《印象接庄》《接庄街道志》,入藏市政协文史馆。并把万里三贾讲学和丁庄七烈士的红色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篇章,在接庄文史馆展陈,。街道党工委充分利用主题党日、“七一”“十一”等党和国家的重要节日,常态化长效化组织党员干部、企业职工和学校师生开展“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、“党史”学习教育、红色励志教育和干部政德教育等,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,切实把红色基因融入到接庄广大干群的精神血脉中。
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夯实,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规范、价值理念、标准原则等,发挥其在凝聚人心、汇聚力量等方面具有的积极作用,为基层党建铸魂赋能,探索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基层党建,探索创新“党建+优秀传统文化”工作模式。在机关,把“廉情十分钟和干部大讲堂”作为党工委会不动议题,传承廉政文化,弘扬清风正气;在村级,每月例行开展一次“经典诵读”活动,丰富组织生活,涵养为政之德;在学校,打造“红源致远”党建品牌,讲好红色故事,厚植家国情怀,奏响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最强音;在为民服务中心,以“更方便、更快捷、更高效”为服务导向,创建“一次就捷”155党建品牌,让为民服务无死角、更便捷。
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干部培训,开展专题教育,利用接庄党校、儒学讲堂等场所,用好干部大讲堂,定期邀请专家授课和领导讲课;推行“流动党校”模式,选派理论宣讲志愿者深入社区村居、企业工地和田间地头开展理论宣讲。强化政德教育,依托接庄文史馆,结合传统文化、红色文化、农耕文化、非遗文化等展陈板块,综合运用课堂教学、现场教学、体验教学等教学方式,把新时代政德要求讲到党员干部心坎里、讲到党员干部头脑中,帮助党员干部正心明道、涵养政德。积极开展全民阅读进机关活动,在机关设立图书角,进一步夯实领导干部从政之基。
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治理。以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,强化基层治理体系。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,创新了网格化管理“12335”工作法(一个品牌、两个会议、三本台账、三支队伍、五项制度)、红色物业建设,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;目前,已完成城市转型的6个村居(王回庄村、前栗村、后栗村、前苏村、后苏村、高庙村),按照“每个村组、每个楼栋都有党员和网格员”的工作要求,均已完成红色物业打造,依托红色物业平台,广泛凝聚党员群众参与小区建设管理,红色物业已经成为街道传递党的声音、收集社情民意、解决实际问题、化解小区纠纷的重要力量;以信息化建设,推进基层治理高效化。为提升基层治理效率,综合各类端口平台,建立了“智慧治理 放心接庄”社会治理中心,将党建、综治、民政、市场监管等工作纳入统一网格,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整合对接、信息资源联通共享,对社会治理“大数据”进行分类梳理、综合分析,为街道加强社会治理提供更加准确、详实的第一手资料,日常问题直接交办,复杂问题提交分管领导协调,确保各项问题及时解决。在做好综合执法、交通治堵、社会治安、环境整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产业振兴。带着如何“把文化优势变为发展优势,以文化振兴推动产业振兴,进而实现乡村振兴”这一课题。我们深入挖掘“康熙南巡”“樊迟学稼”“英台故里”“行宫春树”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,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产业发展,坚持“生态+文化旅游业”,成功打造“十里水乡”生态治理项目,景区内布置了接驾码头、“梁祝”蝴蝶园、十里花海等具有接庄鲜明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,成为一处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和涵养财富的乡村“聚宝盆”。
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精神陪树。去年以来,接庄街道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,在实践中探索、在探索中提升,总结提炼出“‘1+2+3+N’宣讲工作法”(聚一群人、搭两个台、树三个品牌、讲N个故事),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建设,推动文明新风入脑入心,绽放新的时代光芒。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