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 关闭
近年来,义龙新区顶效街道查白村立足资源优势,因地制宜,强化措施,不断推动肉牛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,牵牢“牛鼻子”、做强“牛”经济,让乡村振兴“畜”势勃发。
查白村
走进贵州犇犇种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肉牛养殖场,在标准化的牛舍里,一头头毛色光亮、膘肥体壮的肉牛正悠然地嚼食着草料。据介绍,查白村在筹建了贵州欣星种养业专业合作社后,2020年成立了贵州犇犇种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,主要以肉牛的养殖、销售、饲料加工等为主,为该村发展肉牛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(资料图)
贵州犇犇种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刘正刚介绍:“去年存栏量最多的时候有50头,滚动出栏量是75头。今年我们准备养到80头,计划今年收入在40万元左右。”
养殖场的建立带动了周边村民就地就近就业,万屯镇纳玉村村民温仕昌就是其中一人,在这里务工不仅有不错的经济收入,还能学到养牛技术,他感到很满足。
近年来,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查白村大力推动种草养牛产业,建立了“县级业务主管部门+银行+保险公司+乡镇政府+村民委员会+龙头企业或养殖大户”的“六方合作”模式,科学确定乡村振兴发展战略,促进群众增收致富。同时,查白村突出“四个带动”,通过党员、干部、大户、合作社四方的示范带头,逐步推动全村种草养牛产业,助力乡村振兴。
村民给牛喂食
市农业农村局派驻查白村驻村干部、高级兽医师周贵说:“我们离万屯交易市场比较近,可以及时了解牛的价格,价格好时农户就可以把自家的牛及时卖出去。而且村里很多都是40至70岁之间的群众,这些人就能从事肉牛养殖。”
目前,查白村通过少数带动多数的形式,从最初的11户发展到现在的258户散户发展种草养牛。查白村岩角组的杜兴分就是其中一户,她家充分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闲置房屋,发展能繁母牛,养牛规模逐步扩大,极大地提高了家庭收入。
群众发展种草养牛产业的信心,最主要得益于村里的养牛示范合作社,村民不仅可以从合作社买牛,还能得到合作社的资金周转和技术扶持,牛出栏后可以通过合作社销售,也可以拿到市场上自行交易,这给村民大力发展牛产业吃下了一颗“定心丸”。
查白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凌云介绍:“乡村振兴,产业先行。查白村按照‘一村一产业’的思路,大力发展种草养牛产业。截至目前,村里有养殖户258户,牛存栏量2600余头,牛年出栏量1000余头,牧草种植面积800余亩,牛产业经济效益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。”
下一步,查白村将紧紧围绕当地肉牛规划目标,从饲草加工、科学管理、规模养殖、质量提升等方面,全力为养殖户、养殖合作社做好服务保障,让肉牛产业真正助力乡村振兴。(文/王洋翠 韦荣 岑燕 图/罗小春 张懿)
X 关闭